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三急下之外,以有不可以言急,而亦不可以姑缓者,医者不可不明。腹虽不痛,而常满不减,即偶减一二分亦不足言,虽不甚危,亦当下之。以其病在阳明,无形之悍气从肓膜而聚,有形之胸腹又与阳明之本气不同,必宜大承气汤,方足以济之也。
[述]承上文而言,腹满痛者固宜急下,若下[不]痛而满云云,虽不甚急,而病在悍气,非下不足以济之也。
问曰:三急下证,本经并不说出悍气,兹何以知其为悍气也?答曰:阳明有胃气,有燥气,有悍气。悍气者,别走阳明,而下循于脐腹。《素问?痹论》云: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入于脉,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膜。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上走空窍也。发热汗多者,循皮肤、分肉之间也;腹满痛者,薰肓膜而散胸腹也。慓悍之气伤人甚捷,非若阳明燥实之证内归中土、无所复传,可以缓治也。故下一“急”字,有急不容待之意焉,所谓意不尽言也。学者得其意而通之,则缓急攸分,轻重立见,庶不临时舛错也。
按:仲师自序云撰用《素问》《九卷》,可知《伤寒论》全书皆《素问》《九卷》之菁华也。钱塘张氏注中补出“悍气”二字,可谓读书得间。然长沙何以不明提此二字乎?不知《伤寒论》字字皆经,地无一字引经,撰用之,所以入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