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240.病人烦…

伤寒论第240条

任应秋
任应秋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校勘】《玉函经》:“又”字作“复”字;前两“宜”字,都作“当”字;“与”字作“宜”字。

【句释】“脉实”,动脉血液充盈,血压亢进时,便见到实脉,这是病机在亢进时期,而体力亦强盛的现象。

【串解】《医宗金鉴》云:“病人,谓病太阳经中风、伤寒之人也。”

钱潢云:“言病人烦热,至汗出而后解者,又或如疟状,必至日晡时发热者,即潮热也,如此则邪气已属阳明矣,然表里之分,当以脉辨之,若按其脉而实大有力者,为邪在阳明之里而胃实,宜攻下之,若脉浮虚者,即浮缓之义,为风邪犹在太阳之表而未解,宜汗解之,谓之浮虚者,言浮脉按之本空,非虚弱之虚也,若虚弱则不宜于发汗矣,宜详审之。脉实者下之,以其胃热,故宜与大承气汤;浮虚者汗之,以其风邪未解,故宜与桂枝汤。”

本条系太阳阳明并病,即表里俱病,必须先解表后攻里。第44、45、48、56等条可参看。

【语译】患太阳病而烦热,本来经过出汗症状便会轻减的,假如热型像疟疾般的发作,甚至很显明地按时潮热,这是阳明里证的现象了。这时如又现洪大实脉,便可以考虑用泻下剂;如脉搏为浮虚象,这仍是太阳中风的表虚证,只能考虑用发汗剂。用泻下剂应以大承气汤为标准,用发汗剂应以桂枝汤为标准。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第240条
下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240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