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227.脉浮发…

伤寒论第227条

刘渡舟
刘渡舟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解析】本条论述阳明经热作衄。

足阳明胃之经脉,起于鼻旁,环口,循于面部。证见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说明阳明经中有热。热能消谷,邪只在经而未入于腑,胃气尚和,故能食。经脉为血行之道路,热在经中,迫血妄行,则见衄血。正如成无己所云:“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者,热在经也;能食者,里和也。热甚于经,迫血为衄。”由于邪热可随衄作解,故衄血亦有自愈之机。

关于自衄作解的问题,在“太阳病篇”已讲到,当邪在太阳经以衄作解时,往往见有发烦、目瞑等证,剧则必衄,为阳气重之故;若在阳明经中时,只要见到口干鼻燥,能食而胃气强者,则可作衄而解。

以上三条,一为少阴阳虚阴盛的格阳证;一为胃阳不足,中焦虚寒证;一为阳明经中有热之证。通过对三者病变部位的深浅,证候性质的寒热等方面比较分析,而具有一定的辨证意义。

专题: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来源:《伤寒论诠解》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227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227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