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校勘】《脉经》《千金翼方》:“反恶热”作“反偏恶热”。《千金翼方》:“愦愦”上有“中”字。成无己本:“温针”作“烧针”。
【句释】“愦愦”,成无己云:“愦愦者,心乱”。“怵惕”,方有执云:“恐惧貌”。
【串解】《医宗金鉴》云:“若以脉浮而紧,误发其汗,则夺液伤阴;或加烧针,必益助阳邪,故谵语烦躁,怵惕愦乱不眠也……宜以栀子豉汤一涌而可安也。”喻嘉言云:“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四者,则皆阳明之见证。”
钱潢云:“舌上胎,当是邪初入里,胃邪未实,其色犹未至于黄黑焦紫,必是白中微黄耳。”
本条的咽燥(即“口不仁”之渐)、腹满、身重,与第219条三阳合病的症状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误汗了亦出现谵语等症,仍然可以用“白虎汤”。
【语译】患阳明病,脉搏现浮紧,而有咽喉干燥,口苦无味,腹部胀满,呼吸喘促,发热出汗,不恶寒而恶热,周身沉重等症时,这是用白虎汤的证候。用汗、下、温针等法都不适合。假如发了汗,可能发生心里愦乱烦躁,神昏谵语等病变;假如用了温针,可能发生心悸胆怯,躁烦失眠等病变;假如用了泻下剂,胃机能受到损伤,可能发生舌苔厚腻,心里极度地烦躁不安等病变。这些病变都是由于里热越发加剧的现象,可以服用栀子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