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太阳之为…

伤寒论第1条

张锡驹
张锡驹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太阳者,三阳也。太阳之为病,兼气与经而言也。何谓气?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是也。何谓经?太阳之脉,连风府,上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是也。脉浮者,太阳之气主表而主外,故脉应之而浮也;头项强痛者,太阳之经脉不和也;太阳以寒为本,恶寒者,恶本气之寒也。此太阳经气之为病,而为太阳之总纲也。

按:《天元纪大论》云:“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又曰:“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火气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与天同体者也。天之寒气感于人,人即以已之寒气应之,所谓两寒相得,两气相从者也。《灵枢 · 本脏》篇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是太阳又主通体之毫毛,而为肤表之第一层,故必首伤太阳也。然亦有不从太阳而竟至于阳明、少阳,以及于三阴者,此又值三阴三阳所主之部位而受之也。如《灵枢 · 病形》篇云:“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又曰:“中于阴者常从胻臂始。”此皆不必拘于首伤太阳者也。至于传经之法,一日太阳,二日阳明,六气以次相传,周而复始,一定不移,此气传而非病传也。本太阳病不解,或入于阳,或入于阴,不拘时日,无分次第,如传于阳明则见阳明证,传于少阳则见少阳证,传于三阴则见三阴证,如下文“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者,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此病邪之传也。须知正气之相传,自有定期,病邪之相传,随其证而治之,而不必拘于日数,此传经之大开目也。不然,岂有一日太阳,则见头疼发热等症,至六日厥阴不已,七日来复于太阳,复又见头痛发热之证乎,此必无之理也。且三阴三阳上奉天之六气,下应地之五行,中合人之脏腑,合而为一,分而为三,所该者广。今人言太阳止曰膀胱,言阳明止曰胃,言少阳止曰胆,三阴亦然,是以有传足不传手之说,不知脏腑有形者也,三阴三阳无形者也,无形可以该有形,而有形不可以概无形,故一言三阳,而手足三阳俱在其中,一言三阴,而手足三阴亦在其中,所以六经首节止提太阳之为病,少阴之为病,而不言足太阳足少阴之为病,其义可思矣,况论中厥阴心包、少阳三焦、太阴肺之症颇多,又阳明燥结有不涉于大肠者乎?传足不传手之说非也。

魏子干问曰:伤寒六气相传,正传而非邪传固已,不知无病之人,正亦相传否?不然,正自正传,邪自邪传,两不相涉,正传可以不论,何以伤寒必计日数也?答曰:无病之人,由阴而阳,由一而三,始于厥阴,终于太阳,周而复始,运行不息,莫知其然。病则由阳而阴,由三而一,始于太阳,终于厥阴,一逆则病,再逆则甚,三逆而死矣,所以伤寒传经不过三传而止,安能久逆也,其有过十八日不愈者,虽病而经不传也,不传则势缓矣。吾友高士宗云:读论者,因证而识正气之出入,因治而知经脉之循行,则取之有本,用之无穷,若执书合病以求治,则非矣。诚哉是言也 !

专题: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来源:《伤寒论直解》
上一章:曹颖甫·伤寒论第1条
下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1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