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析】
本条为太阳病脉证总纲。
太阳为六经之首,主表而统营卫,为一身之外藩。故外邪伤人,太阳首当其冲,正邪交争于体表,而出现表病的脉证。本条之所以为太阳病的总纲,正是因它指出了表病脉证的共性。“脉浮”为表病主脉,放在诸证之前,可见其对诊断表证所具有的重要性。邪犯体表,营卫气血必抗邪于表而充盈于外,脉为气血之先,故脉外应而浮。李濒湖说:“浮脉为阳表病居”,因此,“有一分浮脉就有一分表证”。临诊不论何病,也不论病程之长短,凡见浮脉,即当首先考虑表证之存在。“头项强痛”为太阳病主证。头为诸阳之会,是三阳经之通位。但诸阳经依其循行部位之不同,又各有所主。而头项部则为太阳经脉所过,故项为太阳之专位。太阳经脉受邪,气血涩滞,经脉拘急,于是就出现头项疼痛,活动不能自如的“项强”证候。恶寒,是表证的重要表现。在“恶寒”之前用一个“而”字,有“而且一定”之意,以示强调“恶寒”对辨证的重要性。邪伤太阳之气,卫气失掉正常的卫外功能,所以病人感到怕冷。表证恶寒,是因太阳之气受伤,临床多见背恶寒较甚,且以下午恶寒较重为特点。因邪客于表卫阳先伤,午后而阴寒得逞,所以会有这一现象。
太阳被外邪所伤,见证莫确于脉浮、头项强痛与恶寒三证,凡见此脉证,即可诊断为太阳病。但外邪束表,阳气闭郁,还会出现发热。本条不提发热一证,可能因其较恶寒出现为晚。论中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之句,则提示发热一证有迟早,但恶寒则是必然要出现的。本条若是作为太阳表证的提纲,应把发热一证补充进去。此后,凡论中提及“太阳病”时,则意味着“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以及发热等脉证已在其内。
本条讲的是太阳表病的共同脉证。由于感邪有不同,体质有差异,临床表现又有不同的类型,故太阳表病可概括为中风与伤寒两类。下面就分别讨论各个不同类型的脉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