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207.阳明病…

伤寒论第207条

刘渡舟
刘渡舟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解析】本条论述阳明病胃不和的证治。

接前述阳明病的不可下证之后,此又论其可下之证,则充分体现了禁下与可下的辩证思想。可下之证,意味着阳明燥实已成。但可下也要分清病位深浅和燥结的程度轻重,若病位深,病势重,燥结成实者,则可用大承气汤;若病位深,病势轻,燥热成硬者,可用小承气汤;若病位浅,病势轻,燥热只结在胃的,则用调胃承气汤。仲景本着由上到下,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病变层次,故首先举出调胃承气汤证。

对本条的解释一直有争议,焦点在于“不吐不下”四字。最早注解《伤寒论》的成无己认为:“吐后心烦,谓之内烦;下后心烦,谓之虚烦。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则是胃有郁热也,与调胃承气汤,以下郁热”。后世多数注家均依成氏的见解,把“不吐不下”作为治疗过程来看。但也有少数注家把“不吐不下”看做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即其人既不吐,又不泻。结合临床实际,再细推敲文意,后者的解释亦是有道理的。因心烦常在多种病证中见到,吐而心烦者,属少阳;不吐不下而心烦者,属阳明胃燥,因此“不吐不下”就有鉴别诊断的意义。若将这两种意见结合起来,则更加全面,即未经吐下而见不大便、心烦等证,说明非属栀子豉汤证的虚烦,而属于阳明胃家热实的实烦;又因不见腹痛拒按,日晡所发潮热,濈濈汗出等大肠燥实证,故不用大承气汤,而用调胃承气汤以和胃燥,胃中燥热得解,则心烦自止。

调胃承气汤方义,在第30条已述及。因本方泻下之力较缓,以缓下之法而使胃气调和,故名曰“调胃”。承者,顺也,有承继、接续之意。“气”,指肠胃之气。因为承气类泻下之药,可使胃肠之气承之以下,故取名“承气”。调胃承气汤的服法有二:一是“少少温服”,多用于和胃,如第30条;一是顿服,主要用于燥热内结,临床应视证情而选用适当的服药方法。

专题: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诠解》
上一章:任应秋·伤寒论第207条
下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207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