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89.阳明中…

伤寒论第189条

恽铁樵
恽铁樵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程知云:此言阳明兼有太阳、少阳表邪,即不可攻也。阳明中风,热邪也,腹满而喘,热入里矣。然喘而微,则未全入里也。发热恶寒,脉浮而紧,皆太阳未除之证。口苦咽干,为有少阳之半表半里。若误下之,表邪乘虚内陷,而腹益满矣,兼以重亡津液,故小便难也。

丹波元简云:按,下条云:阳明病能食者,为中风。《金鉴》则云:阳明谓阳明里证,中风为太阳表证。非也。

又云:按,此条,常器之云:可桂枝麻黄各半汤,又小柴胡汤。汪氏云:以葛根汤为主,加黄芩等凉药以治之。《金鉴》云:太阳阳明病多,则以桂枝加大黄汤两解之。少阳阳明病多,则以大柴胡汤和而下之。若惟从里治,而遽下之,则表邪乘虚复陷,故腹更满也。里热愈竭其液,故小便难也。

铁樵按:阳明中风,即吾所谓伤寒系之温病,而兼见太阳少阳症者。既兼见太阳少阳症,何以不谓之三阳合病,而曰阳明中风?此条与一九二条相应。虽云脉紧,恶寒不过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按脉浮而紧,是无汗者。所以定为阳明中风者,盖中风与伤寒之辨,不仅在脉紧无汗、脉缓有汗,其最重要之关键在《内经》定冬之热病为伤寒,春之热病为中风。临诊时极有注意价值。又无论其为伤寒、中风,既脉紧无汗,是当汗不当下。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189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