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77.伤寒脉…

伤寒论第177条

曹颖甫
曹颖甫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桂枝 生姜各三两人参 阿胶各二两大枣三十枚麻仁 麦冬各半斤生地黄一斤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又名复脉汤。

此久病血虚,心阳不振之病也。夫血统于脾,而出于胃中之水谷,胃虚则无以济生血之源,生血之源不继,则营气不足。脉见结代者,心阳不振,而脉中之血,沾滞不得畅行也。故炙甘草汤,用炙草、生姜、人参、大枣和胃以助生血之源,麦冬润肺以溉心脏之燥,阿胶、生地黄以补血,桂枝以达心阳,麻仁润大肠,引中脘燥气下行,不复熏灼心脏,与麦冬为一表一里,和胃养血,则脉之结代舒,润肺与大肠,而心之动悸安,更加桂枝以扶心阳,而脉之失调者顺矣。此证或缘于久病,或得之病后,往往不能起坐,坐则头汗出,或三至一代,或五六至一代,大便累日不行。予于己巳四月二十一日,治古拔路叶氏女孩亲见之。盖阴伤于内,阳气外浮,阳气浮而阴液不与俱升,故脉见结代。心动悸者,心营虚而上不受肺阴之溉,下更受肠燥之逼,以致此也。三月中,章次公亦遇此证,惟大便溏泄为特异,用原方去麻仁,一剂后病良已。但当其定方之时,乡人某见而笑之,以为古方必不可以治今病。夫古人治伤寒杂证之方,不可以治今日之广疮、麻风、中蛊,是已,以为不可治今日之伤寒杂证,有是理乎?敬告同人,幸弗与乡愚一辙,同类而共笑也。结代之脉,向者于姚建律师见之,用本方三五剂而结脉除;又于引线巷陆勋伯见之,陆方下利甚剧,乃用本方合附子理中大剂,五日而结脉止,利亦寻愈

专题: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来源:《伤寒发微》
上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177条
下一章:张锡驹·伤寒论第177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