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金镜内台方…

内台用药性品制

许宏
许宏

性大热,温经回阳卫气者:附子,回阳者炮用,去皮脐;解急者生用,不去皮脐。干姜,治寒者炮,解急者生。桂枝,削去粗皮,解肌表,中风用,又能止汗。桂,厚者削去皮,温经通气,利小便用。吴茱萸,汤炮七次,去黄水,再日干用。

性热,温中破气,散湿逐痰饮者:生姜,常用薄片同药煎,急用捣取自然汁。白术,生,洗净用。厚朴,去皮,㕮咀。每一斤用生姜一斤捣汁浸炒。半夏,汤煮,再用水去涎,㕮咀,日干用。蜀椒,微炒汗出,去目及合口者。旋覆花,洗净,生用,必须棉布滤过。细辛,洗净,去土用。

性温,补中益气而缓者:人参,洗净用。甘草,治阴病者炙,治阳病者生。胶饴,即饴糖。大枣,去核用。黄芪,蜜炙。阿胶,治热病者生用,治补者炒成珠。鸡子,或用黄,或用白。猪肤,雄猪皮肤。白蜜,白糖炒。蜂蜜,慢火熬。米粉,即粳米粉。

性轻而温,能发汗者:麻黄,去根节,汤煮一顷,再洗用。葱白,去青,用白。通草。

性轻而凉,发汗利水道者:葛根,生用。猪苓,生用。竹叶,生用。荛花,生用。

性凉,能入营气者:芍药,赤者泻热病用,白者补虚用。

性温,能补营气者:当归,头止血,身养血,尾破血。

性温味辛,能利气润燥者:杏仁,水浸,去皮尖。桃仁,去皮尖。薤白,去青。麻仁,取净。

性温,能破结利气者:茯苓,去皮,白补,赤泻。

性平,能安中利水道者:柴胡、黄芩、知母、升麻、葳蕤,俱洗净,生用。

性寒,能治诸热在里者: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茵陈,俱洗净,生用。生地黄,洗净,生捣汁用。栀子,去壳。猪胆,取汁。瓜蒌根,生用。石膏,研碎,生用。麦门冬,去心。

性寒,能治诸热在下者:连翘,洗,生用。蜀漆,即常山。梓白皮,去皮,生用。商陆,生用。赤小豆,生用。

性寒,能泄水气者:海藻,洗,生用。泽泻,生用。文蛤,生用。

性寒,能下泄热气者:大黄,有炮,有生。芒硝,去泥土。

性烈,能下泄水气者:芫花,洗净,水煮干用。大戟,水煮,再去心木。甘遂,面裹煨。巴豆,去壳皮心,研。

性烈,能破血者:水蛭,洗,炙。虻虫,洗。

性涩,能止固津液者:牡蛎,煨成粉。龙骨。石脂,生用。

性重,能下镇坠者:代赭石,煅。铅丹,煅。禹余粮,煅。

性寒味苦,能宣吐者:瓜蒂。淡豆豉,江西出者佳。

性酸,能收敛者:乌梅,去核。五味子,生用。苦酒。

性平,能下肺气者:贝母,去心。

专题:金镜内台方议
来源:《金镜内台方议》
上一章:议用芍药
下一章:附用药加减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