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金镜内台方…

附子汤(六十六)

许宏
许宏

治少阴病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宜此方主之。

附子(二枚)  芍药  茯苓(各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

汤议

议曰:少阴之气,上通于舌下,若有热,则口燥舌干而渴。口中和者,是无热也。背为阳,阳虚阴盛,则背恶寒也。经曰,背恶寒者,发于阴也。当灸之,宜灸背俞。与附子汤服之,以附子为君,温经散寒。茯苓为臣,而泄水寒之气。以白术、芍药为佐,而益燥其中。以人参为使,而补其阳,以益其元气而散其阴邪也。

专题:金镜内台方议
来源:《金镜内台方议》
上一章:议用芍药
下一章:干姜附子汤(六十七)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