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金镜内台方…

桂枝附子汤(十九)

许宏
许宏

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此方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主之。

桂枝(四两)  附子(三枚)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去滓服。

汤议

议曰:伤寒至八九日之后,邪当传里。今此八九日后,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又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非为表证。脉浮为风,脉涩为湿;烦则为风,身疼为湿,乃风湿证也。与桂枝汤去芍药以治风,加附子以散表中之风湿寒邪也。此汤须用脉浮虚而涩,无热不渴,身体烦疼,不能转侧者,方可服也。若是风湿热证,脉紧数者,不可服也。又当于《外台》求之。

疑问

问曰:此书皆是伤寒之法,又兼此风湿之证杂之,何也?

答曰:此人先有湿气,因伤中风寒,合而成证,以此添入伤寒法中。昔自祖师张仲景开化以来,此风湿、痉、暍、风温、湿温等证,皆在《金境外台》法中,因三国混乱,书多亡失,《外台》之书流荡不全,因王叔和得伤寒足六经之法,集成《伤寒论》,间得风湿数篇,杂入此中,故曰痉、暍、湿三种,宜应别论,惟得正传者方知之。

专题:金镜内台方议
来源:《金镜内台方议》
上一章:议用芍药
下一章:麻黄汤(二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