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金镜内台方…

桂枝汤证

许宏
许宏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与桂枝汤。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表,而反下之,故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矣,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脏无他疾,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病,医下之,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解邪风者,宜桂枝汤。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不可攻痞,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先解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气汤。其解外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不下也,下之为逆,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宜桂枝汤。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汗之。下之宜大承气汤,汗之宜桂枝汤。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厥阴病,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霍乱病,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议曰:仲景所用桂枝汤者,一十九法,今复书于此,非但使人必合此法,方用桂枝汤,乃使后人逐条细读,精详义味,方见古人用药之意,庶几乎其有得矣。惟智者悟乎此,则八方开通,洞然无碍。愚者胶柱鼓瑟,不足与语也。

专题:金镜内台方议
来源:《金镜内台方议》
上一章:议用芍药
下一章:服桂枝汤后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