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49.伤寒五…

伤寒论第149条

曹颖甫
曹颖甫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斤黄芩 干姜 甘草 人参各二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承上“凡柴胡汤病证”节引起误下成结胸、误下成痞之变证。水气入里,胃不能受,故呕;太阳表证仍在,故发热。有表复有里,故曰“柴胡汤证具”,非必兼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胁下痞硬、小便不利诸证也。误下不见变证,语详柴胡汤为汗剂条,兹不赘述。若下后变证,见心下满而硬痛,则痰涎停蓄中脘,为宿食阻格而不下,故用甘遂、硝、黄以通之。说见上”伤寒六七日结胸”条下。设病满而不痛,不因误下而始见,则胸胁苦满及头汗出而心下满,何尝非小柴胡证。今出于误下之后,是当与结胸同例,而为水气之成痞,故宜以半夏泻心汤。生半夏以去水,纳半夏以去其水,见《金匮》。黄芩以清肺,黄连以降逆,干姜以温胃,甘草、人参、大枣以和中气,脾阳一振,心下之痞自消矣。以其有里无表,故曰“柴胡不中与之”。

上一章:胡希恕·伤寒论第149条
下一章:张锡驹·伤寒论第149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