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36.伤寒十…

伤寒论第136条

胡希恕
胡希恕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天的时候,一般说都已经传里了,已经“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但是反而还有往来寒热,一阵冷一阵热,这说明少阳阳明并病。虽然热结于里了,但还有半表半里证,这就是少阳阳明并病。阳明病已经发显了,少阳病还存在,所以与大柴胡汤。

“但结胸,无大热者”,结胸是热结于里,外面不现什么往来寒热了。无大热这句话,有两种看法:一种无大热就是外无大热,就是无表热的意思。往来寒热仍然外有热;(第二种是)但结胸,整个结于里,外不现大热,但是并不是不热,不像表证的那个大热、半表半里往来寒热的那个热,但不能说没有热。

“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为什么“热”外面不现呢?胸胁有水结在那个地方,气不得旁达,所以只是脑袋微微出汗。热从里往上冲,不能往旁边散,因为是水结在胸胁,这是结胸证的必然症状,所以也得用大陷胸汤主之。

(有的)注家说是水结在胸胁,上边(135条)是“结胸热实”,所以给分开了,上一条说的是热结胸,这一条说的是水结胸。(我认为这种注解)是错的,这两段是相互反映的。头一段(135条)说是热结于里,结胸热实,结胸没有不热实的,不热实怎么能用大黄、芒硝那么大的量呢?那么这段(136条)特别提出水来。那个热实也结胸,也是水结在胸下;这段水结胸下,也是热结于里,一样的,用这两条把结胸证说得非常清楚了。不是说这个是水结胸,那个是热结胸,(这种注解)是错的,是片面看问题了,不对。

大柴胡汤方,前面有了,应该有大黄,这里没搁大黄,错了,方后也说了“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主要有大黄,这个没搁。那么这一段,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大柴胡汤与大陷胸汤的鉴别点。大柴胡汤是必有柴胡证,结胸呢?结胸是外边没有往来寒热,同时没有柴胡证。结胸与胸胁苦满是绝对不同的,后面还要讲的。柴胡证胸胁苦满,两胁特别的清楚。结胸证是中间,心下硬满,甚至及于腹,当然胸也满,必要陷于心下,所以在上一节按之石硬,这与大柴胡汤证都不一样。可是把这两条同时搁到这个地方,不但(与)病的出入有关系,也让你注意鉴别,你别拿大陷胸汤证当大柴胡汤证,也不要拿大柴胡汤证当结胸证,错了是不行的。大柴胡汤证前面讲得很清楚,也有心下急,但心下急不等于心下痛,大柴胡汤证不痛,而且也没有石硬。心下急的“急”,咱们讲过了,就觉得这个地方发窄,就是不宽敞,与心下石硬是不同的。临床上要注意,错了是不行的,大陷胸汤证吃大柴胡汤证那问题不大,要是大柴胡汤证给吃大陷胸汤证就不行了,那就把人给治坏了。

上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136条
下一章:曹颖甫·伤寒论第136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