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112.伤寒脉…

伤寒论第112条

恽铁樵
恽铁樵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脉经》《千金翼》“浮”后有 “而”字,无“必”字,《玉函》亦无。卧起,成本作“起卧”。

《医宗金鉴》云:伤寒脉浮,医不用麻、桂之药,而以火劫取汗,汗过亡阳,故见惊狂起卧不安之证。盖由火劫之误,热气从心,且大脱津液,神明失倚也。然不用附子四逆汤辈者,以其为火劫亡阳也。

方有执云:亡阳者,阳以气言,火能助气,甚则反耗气也。惊狂起卧不安者,神者,阳之灵,阳亡则神散乱,所以动皆不安。阳主动也。

钱璜云:火迫者,或熏或熨,或烧针,皆是也。劫者,要挟逼胁之称也。以火劫之,而强逼其汗,阳气随汗而泄,致卫阳丧亡,而真阳飞越矣。

丹波元简云:此条论,喻氏以下,多为风寒两伤症,不必执拘矣。

铁樵按:“伤寒脉浮”,为病在外。“以火迫劫之”,观“迫劫”字,其为误治无疑。然用火而误,阴液被劫,当焦骨伤筋,未必能得汗。若得汗则外当解,不可谓误治。然则“亡阳”当作“亡阴”。又阳主动,阴主静,假使亡阳,则为阴躁,当云“躁扰不宁”,不曰“卧起不安”。又亡阳者,汗出如雨,复其阳则汗敛,乃附子主治之证,不当云桂枝。但既是亡阴,则“去芍药”字亦可疑。阴伤正当用芍药救之,不当去也。又蜀漆,柯氏疑之,亦是,本条之蜀漆,与前柴胡龙骨牡蛎汤之黄丹与白散之巴豆,皆与其他各方用药不类,皆不得轻易尝试。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成本作“龙骨牡蛎”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蜀漆三两,洗去腥。《全书》“腥”作“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成本作“为未”,非也。《玉函》“七味”后有“ 㕮咀”字,作“水八升”,“本云”作“本方”;方后云“一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千金翼》同。

《医宗金鉴》云:桂枝汤去芍药者,恐其阴性迟滞,兼制桂枝,不能迅走其外,反失救急之旨。况既加龙、蛎之固脱,亦不须芍药之酸收也。蜀漆气寒味苦,寒能胜热,苦能降逆,火邪错逆,在所必需也。

汪琥云:汤名救逆者,以惊狂不安,皆逆证也。

丹波元简云:成云“火邪错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方云“蜀漆辛平,散火邪之错逆”。

又云:柯氏云:蜀漆不见本草,未详何物。若云常山苗,则谬。盖本草蜀漆条,无散火邪之主疗,故有此说,不可从也。钱氏、汪氏并云“痰随气逆,饮逐火升,故惊狂,蜀漆有劫痰之功,故用”,此说亦难信焉。

又云:《千金方》:蜀漆汤,治小儿潮热。本方无桂枝、大枣、生姜,有知母,各半两。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112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