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脉经》《千金翼》作“发汗吐下以后,不解烦躁”。
成无己云: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邪独不解,故生烦躁。与茯苓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
程应旄云:发汗下后,病仍不解,而烦躁者,此时既有未解之外寒,复有内热之烦躁,大青龙之证备具矣。不为所误者,几何?不知得之汗下后,则阳虚为阴所凌,故外亡而作烦躁,必须温补兼施。
徐彬云:此证惑人,在“病仍不解”四字。
汪琥云:此虚烦、虚躁,乃假热之象也。
《医宗金鉴》云:大青龙证,不汗出之烦躁,乃未经汗下之烦躁,属实。此条病不解之烦躁,乃汗下后之烦躁,属虚。然脉之浮紧、沉微,自当别之。恐其误人,故谆谆言之也。
丹波元简云:按此汤证,阳症俱备,而不然者,身虽烦热,而手足指尖微有厥冷;虽有烦渴引饮,亦自喜热而恶冷;舌苔白滑,或假生燥苔;脉虽洪大,或散而数,或弦大浮疾而空虚,无力无底,总之取脉不取症,庶几无失真的矣。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成本作“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玉函》“味”后有“
父咀”二字,“三升”作“一升二合”,“去滓”以后作“分温再服,日三”。《千金翼》“三升”作“二升”。
成无己云: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柯韵伯云:先汗后下,于法为顺,而表仍不解,是妄下亡阴,阴阳俱虚而烦躁也,故制茯苓四逆,固阴以收阳。先下后汗,于法为逆,而表症反解,内不呕渴,似于阴阳自和,而实妄汗亡阳,所以虚阳扰于阳分,昼则烦躁也,故专用干姜、附子,固阳以配阴。二方皆从四逆加减,而有救阳救阴之异。此比四逆为缓,固里宜缓也。姜附者,阳中之阳也,用生附而去甘草,则势力更猛,比四逆为峻,回阳当急也。一去甘草,一加茯苓,而缓急自别,加减之妙,见用方之神乎。
丹波元简云:按《千金方·妇人产后》淡竹茹汤方后云:若有人参,入一两;若无,纳茯苓一两半,亦佳。盖人参、茯苓,皆治心烦闷及心虚惊悸,安定精神。
又云:《圣济总录》:治霍乱脐上筑悸,平胃汤。即本方。
铁樵按:此与上一条,皆指阳虚。阳虚而烦,躁是阴,所以用茯苓,即是第七十条“误下水聚”之理。所以用四逆,自必有四逆证而后用。操之既熟,阴症阳症一望可辨,故经文省略如此。各注多为之说,殊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