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69.发汗若…

伤寒论第69条

任应秋
任应秋

【校勘】《脉经》《千金翼方》:作“发汗吐下后不解,烦躁”。

茯苓四逆汤方。《玉函经》:“味”字下有“?咀”两字;“三升”作“一升二合”;“去滓”以下作“分温再服,日三”。《千金翼方》:“三升”作“二升”。

【串解】成无己云:“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邪独不解,故生烦躁,与茯苓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

这是汗下后有虚脱的现象,所以要用“茯苓四逆汤”益阳固脱。

《医宗金鉴》也说:“大青龙证,不汗出之烦躁,乃未经汗下之烦躁,属实;此条病不解之烦躁,乃汗下后之烦躁,属虚。”

【语译】经用过汗法、下法的治疗,病不减轻,反而增加了烦躁,恐怕演变为虚脱证,可以用茯苓四逆汤来益阳固脱。

【释方】成无己云:“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茯苓,《本草经》云“安魂养神”,《名医别录》云“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大明诸家本草》云“补五劳七伤,开心益志”,《千金要方·妇人产后》淡竹茹汤方后云“若有人参,入一两,若无人参,内茯苓一两半,亦佳”,是人参、茯苓确有治烦躁、止惊悸等作用,并不只是利水一端。

专题: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来源:《伤寒论语译》
上一章:张仲景·伤寒论第69条
下一章:刘渡舟·伤寒论第69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