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学一个方子,还是炮附子的。“发汗,病不解”,发过汗之后病不能好。他没有说是“表证”,因为什么我们知道他表病没有了呢?“反恶寒者”,表病不能叫“反恶寒者”。发汗是治恶寒的,这个人有恶寒不能叫“反恶寒”,一定是原来没有恶寒,或者是恶寒好了现在又恶寒、反复了,可见这个病没有表证。什么病呢?虚病,“反恶寒者,虚故也”。这个是阴阳俱虚。我们怎么知道是阴阳俱虚呢?你看这个方子,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是滋阴的,附子是回阳的,是不是阴阳俱虚?芍药甘草附子汤就三味药。
这一条可以补充前面我们讲的《伤寒论》70条,70条有一个方子记不记得?“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同是一个“发汗后”,一个是恶寒虚,一个是恶热实,恶热实的有方子,是调胃承气汤,恶寒虚的呢?“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没方子,你看看这个,这个“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这个就是那个方子。这个芍药甘草附子汤就是70条前半段没写的方子。
“反恶寒者,虚故也”,这个还是阳虚、阴虚,这个方子叫扶阳益阴。我们用这个方子治这个神经痛是很好的,芍药这个药就治拘挛疼痛,附子它能行阳,它能够温经,就是这个神经啊、血管啊,它都能达到。我常常用这个方子治疗神经痛。我们要注意,一定是阴阳俱虚的病人才可以用,单纯阴虚的你不能加附子,单纯阳虚的也不能用芍药。阴阳俱虚我们怎么辨认?现在症状不全,阳虚仅仅就知道一个振寒,阴虚仅仅就知道一个小便不利,当然不止这些症状,将来我们逐渐学的时候,就知道了阳虚的见哪些症状,阴虚的见哪些症状。刚才我们讲了一条,“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像这样的就是阳虚。
《伤寒论》第60条是阳虚,没说治法,第59条阴虚也没说治法,这都是讲病理的。61条有治法了,61条阳虚,用干姜附子汤。68条阴阳俱虚,用芍药甘草附子汤。这都是在引申阴阳不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