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金匮玉函经

论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二十九

张仲景
张仲景

问曰:温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人所以汗出者,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之间,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汗出而热留者,寿可立而倾也。夫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能胜其病也,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此有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

热病脉尚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躁盛得汗者生。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肤刺,喘甚者死。热病阴阳交者死。

热病阳进阴退,头独汗出死,阴进阳退,腰以下至足汗出,亦死。阳阴俱进,汗出已,热如故,亦死。阴阳俱退,汗出已,寒栗不止,鼻口气冷,亦死。

热病,所谓并阴者,热病已得汗,因得泄,是谓并阴,故治。(一作“活”。)

热病,所谓并阴者,热病已得汗,脉尚躁盛,大热汗出,虽不汗出,若衄,是谓并阳,故治。

专题:金匮玉函经
来源:《金匮玉函经》
上一章:辨脉第二
下一章:方药炮制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