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量
(一)仲景
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
(二)洄溪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二、定义
此阳亡因于阴虚。为制益阴敛血,兼内调外解之滋阴方也。
三、病状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此汤乃纯阴之剂,以复其阴也。阴阳两合,而足伸也。若胃气不和谵语者,留邪在中焦。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四、药解
芍药酸寒,可以止烦,敛自汗而利小便。甘草甘平,可以解烦,和肝血而缓筋急。
成无己曰: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用补阴血。
五、煮服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六、本汤兼治筋缩不伸之原理
血虚不能养筋,筋燥故也。夫筋之燥也,有由生,虽云水能生木,其实水火之功用在心肺,肺主气,心主血,肺气行于五脏,血亦行于五脏,肺气行于六腑,血亦行于六腑,肺气燥极则运用衰,津液不润于筋则筋燥作,筋燥甚故缩而不伸也。法宜清燥养血为主,方用芍药甘草汤主之,或加二冬、白蜜亦可。
按:此方乃苦甘化阴之方也。芍药苦平入肝,肝者,阴也,甘草味甘入脾,脾者,土也,苦与甘合,足以调周身之血,周身之血既调,则周身之筋骨得养,筋得血养而燥气平,燥气平则筋舒而自伸矣。然亦不必拘定此方,凡属苦甘酸甘之品,皆可以化阴,活法圆通之妙,即在此处。(见《医学真传》)
七、本汤治足挛急之精义
脾主四肢,胃主津液,阳盛阴虚,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足挛急。用甘草以生阳明之津,芍药以和太阴之液,其脚即伸,此亦用阴和阳法也。(柯韵伯)
八、与本汤先用甘草干姜汤与续用调胃承气、四逆汤之理由
本证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先作甘草干姜汤复其阳气,得厥愈足温,乃与芍药甘草汤,益其阴血,则脚痉得伸,阴阳虽复,其有胃燥谵语,少与调胃承气汤,微溏以和其胃,重发汗,为亡阳,加烧针则损阴。《内经》曰: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不流行,重发汗,复烧针,是阴阳之气大虚,故用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成无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