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量
(一)仲景
附子二枚,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二)洄溪
附子钱半,炮 茯苓钱半 人参钱半 白术钱半,炒 芍药钱半,酒炒
二、定义
此阴阳两亏,内外虚寒,为制扶阳御寒,益阳固本之温方也。
三、病状
(一)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寒邪已微。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背恶寒,是寒邪聚于一处,故用灸法。口中和,兼咽舌言和者,指不干燥而言。五脏之俞,皆系于背,背俞阳虚,阴寒得以乘之,见于二三日,其平素虚寒可知。
灸法。
考仲景此条,不言当灸何穴?想系灸膈俞、膈关、关元穴。按膈俞系背俞第二行穴,膈关第三行穴。图经云:膈、关二穴,在第七椎下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足太阳气脉所聚。专治背恶寒,脊强俯仰难,可灸五壮,盖少阴中寒,必由太阳而入,故宜灸其穴。关元穴在腹部中行脐下三寸,足三阴任脉之会,可灸百壮。所谓灸膈关者,是温其表以散外邪。灸关元者,是温其里以助元气也。
附:灸阴寒证灸法
凡面青,厥冷,腹痛,呕吐泻利,舌卷囊缩,手指甲唇青,心下坚硬胀满,冷汗不止,四肢如冰,昏沉不省人事,脉浮绝者,宜灸下列三穴:
1.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
2.丹田穴——在脐下二寸。
3.关元穴——在脐下三寸。
用大艾灸二七壮,但得手足温暖,脉至知人事,无汗要有汗出即生,不暖不省者死。(《全生集》)
(二)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附子汤主之
少阴阳虚,阴寒切体,故身体痛。四肢不得禀阳气,故手足寒。寒邪从阴注骨,故骨节疼。是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也。
四、脉象
脉沉。
五、药解
附子壮火以御寒,人参培元气以固本,白术培太阴之土,白芍敛厥阴之木,茯苓清治节以利少阴之水。水利则土厚,木荣火自生,寒自解,骨节诸痛无不除矣。
六、煮服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七、本汤舌证参辨
舌中间一路黑滑薄苔,两边白滑,宜附子汤。此表里俱虚,胃中虽有留结,急宜本汤温之。
季云按:此汤重在黑滑白滑。
八、恶寒用参附之时间
未汗而恶寒者,邪盛而表实也。已汗而恶寒者,邪退而表虚也。大邪既散,不当复有恶寒矣。汗后恶寒,谓非阳虚而何?参附之用,其在斯时。
九、本证背恶寒与白虎加人参汤背恶寒之同异点
背为阳,腹为阴。背恶寒者,阳气不足,阴寒气盛也。若风寒在表而恶寒,故阳气衰,阴气盛。寒邪在里,口中和而背恶寒者,属少阴,宜温之,附子汤主之。若阴气微,阳气盛,热邪内陷,口燥热而背微恶寒者,属阳明,宜清之,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二者均自背恶寒,但有微甚之不同,盖微者乃不盛之谓也,非比少阴之寒甚也。而一用石膏,一用附子,其根本反处全在口燥渴与口中和为辨,故病相同者,必求其同中之异,此治伤寒要诀也。
十、本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异点
本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皆治少阴表病,而实大不同。彼因病从外来,表有热而里无热,故当温而兼散。此则病自内出,表里俱寒而大虚,故大温而大补。然彼发热而用附子,此不热而用芍药,是又阴阳互根之理欤,此其异点也。
十一、本汤与真武汤同异之点
本汤与真武汤药料只差一味,似同也,然实异焉。何则?盖此倍术、附,去姜用参,全是温补以壮元气。彼用姜而不用参,全是温散以逐水气。补散之分歧,只在一味之旋转者,以真武汤有生姜无人参,附子汤有人参无生姜也。
十二、本证身体痛等状与太阳病身体疼痛等状辨
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疼,似少阴与太阳同有此症也,惟二者当以脉沉与不沉辨之。沉属阴寒重著所致,里阴有余,表阳不足,故主以附子汤。若脉不沉,则又非本方所宜也。
附:各种身体痛
身体痛者,盖因风寒入于肌肤孔窍,闭塞血脉,渐滞不和,乃太阳病也。但有发表温经之别如下:
1.太阳证,身痛,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麻黄汤。
2.风湿证,身痛,一身困重,莫能转侧者,桂枝汤加附子。
3.阴证,身痛如被杖,脉沉,自利者,四逆汤。
4.脉寸迟,身痛,与汗后脉迟身痛,皆血不足也,并用黄芪建中汤。
5.倦劳之人,身体疼痛者,必脉虚困倦,用补中益气汤。
6.若疟寒,身体痛,切不可发汗,汗之则成痉。
十三、本证恶寒身体痛与麻黄证恶寒身体痛之区别
太阳病,脉浮,发热恶寒,身体痛,手足热,骨节痛,是表寒,当主麻黄汤发表以散寒。今少阴病,脉沉,无发热恶寒,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疼,乃是里寒,故主附子汤温里以散寒。夫以脉象之浮沉,发热之有无,定发表以温里,医者所当奉为圭臬也。
十四、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季云按:徐忠可云,原方失注,想不过《伤寒论》中附子合参、苓、术、芍之附子汤耳。两书治症各异,录此以见方同治异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