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量
(一)仲景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二)洄溪
茯苓三钱 桂枝八分 甘草六分 生姜三片
二、定义
此心阳素虚,水积不散,为制发散内邪之汗剂也。杂疗法。
三、病状
(一)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伤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气渐传里也。五苓散以和表里。若汗出不渴者,邪气不传里,但在表而表虚也。与茯苓甘草汤和表合卫。
(二)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水犯心则悸。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心下悸,是有水气,乘其未渍入胃时先治之,不致厥利相连,此治法之次第也。
四、脉象
脉弦。
五、药解
茯苓渗水,甘草和中,桂枝入心以发汗,生姜温胃以散水气也。要言之,方中只茯苓一味为主里,其余三味皆主表之药也。
成无己曰: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七、本汤心悸与五苓散心悸辨
凡厥阴之渴,在未汗时。太阳之渴,在发汗后。如伤寒心悸汗出而渴者,是水气不行,而津液又不足,须小发汗以散水气,故用五苓散。
伤寒心悸,无汗而渴者,是津液未亏,故用茯苓甘草汤,大发其汗。
八、本汤防水渍入胃与五苓散防水渍入脾辨
彼散因小发汗,故少佐桂枝,不用生姜,而用白术者,为预防水渍入脾也。
此汤用姜、桂、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药、大枣,是大发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协辛发汗,为预防水渍入胃也。
陶节庵曰:食少饮多,水停心下,满闷短气者,茯苓甘草汤。小便难,五苓散主之。
九、本汤发汗与麻黄汤发汗异同点
本汤为发汗峻剂,与麻黄汤义异而奏捷则同。因水气在心下而不在皮毛,故不用麻黄。悸而不喘,故不用杏仁。且外不热而内不渴,故不用小青龙。仲景化水发汗之剂,不同如此。
十、本汤汗出而渴之释义
徐洄溪曰:此方之义,从未有诠释者,盖汗出后而渴不止与五苓散,人所易知也。乃汗出之后,并无渴症,又未指明别有何症,忽无端而与茯苓甘草汤,此意何居?要知此处“汗出”二字,乃发汗后汗出不止也。汗出不止,则亡阳在即,当与以真武汤,其稍轻者,当与以苓桂术甘汤,更轻者,则与以此汤。何以知之?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盖汗大泄必引肾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镇之。故真武则佐以附子回阳,此汤与五苓散则以桂枝、甘草敛汗。而茯苓则皆以为主药。此汤之义,不了然乎?观上列心悸,治法益明。
十一、本汤兼治
膀胱腑咳而遗溺者。此膀胱气虚也。
十二、本证系饮之为悸
按:悸证有过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气虚而悸者,惟饮之为悸。甚于他邪,以水停心下无所不入,侵于肺则咳,传于胃则呕,溢于皮肤为肿,渍于肠胃为利。故经曰:先治其水,后治其厥,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病之浅者乎?
十三、本汤之加减
本汤去生姜加白术,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