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方剂 » 五苓散

五苓散

左季云
左季云

一、用量

(一)仲景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茯苓十八铢

(二)洄溪

猪苓两半 泽泻两半 白术两半,炒 桂枝八钱 茯苓三两

二、定义

此蓄水于内。为主利湿泄热,兼化气布津之温方也。

三、病状

(一)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桂枝治表,余四味治里。

(二)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治痞而痞不解,反渴,则为水停心下之故,非痞也。

(三)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

四、脉症互见

(一)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胃中干而欲饮水,此无水也,与水则愈。小便不利而欲饮,此蓄水也,利水则愈。同一渴,而治法不同。盖由同一渴,而渴之象及渴之余症,亦各不同也。(徐洄溪)

(二)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不尽则有留饮。

(三)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皆为虚象。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误治。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此属实邪。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但以法救之,随症施治,不执一端,渴者,与五苓散。如其渴不止,五苓散亦一法也。

五、药解

茯苓味甘平,猪苓味甘平,甘虽甘也,终归甘淡。《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渗泄。水饮内蓄,须当渗泄之,必以甘淡为主。是以茯苓为君,猪苓为臣。白术味甘温,脾恶湿,水饮内蓄,则脾气不治,盖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白术为佐。泽泻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泄饮导溺,必以咸为助,故以泽泻为使。桂枝辛热,肾恶燥,水蓄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散湿润燥,可以桂枝为使。

又用桂枝为主,导心火于水以化气,白术升津,茯苓利水,为利水化气升津除热之妙剂。

季云按: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故又行湿。

六、捣法及服法

上五味捣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俾水津四布,而上滋心肺,外达皮毛,则溱溱汗出,而表里之寒热两解,渴无不解。白饮和服,亦啜稀粥之微义。

徐洄溪曰:服散服其停留胸中,多饮暖水,取其气散荣卫。

成无己云:多饮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气外泄,是以汗润而解。

方寸匕云者:匕,匙也。匙挑药末,不落为度,正方一寸也。

七、本散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论》原文

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1.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此条与《伤寒》略同。

2.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巅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3.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上二味,和,先食,饮服寸匕,日三服。

4.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八、本散要点

五苓散原是治水,不是治渴,用以治所饮之水,而非治烦渴消渴之水也。且本散重在内烦外热,用桂枝是逐水以除烦,不是热因热用,是少发汗以解表,不是助四苓以利水,其用四苓是行积水留垢,不是流通水道,后人不明此理,概以治水道不通,则误矣。

本散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此皆伤湿之见症也。

九、本散与猪苓汤同异辨

五苓、猪苓同治脉浮发热而渴,小便不利之证。然五苓则加桂枝、白术而治太阳,猪苓则加滑石、阿胶而治阳明。盖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太阳为表之表,其受邪也,可以热发,可以辛散。阳明为表之里,其气难泄,其热易蓄,其发散攻取,自与太阳不同。是以五苓散,加甘辛温药,假阳气以行水,猪苓汤加甘咸寒药,假阴气以利水也。

十、本散烦渴饮水与白虎汤证烦渴饮水辨

表证已罢而脉洪大,是热邪在阳明之半表里,用白虎加人参清火以益气。表证未罢而脉浮数,是阳邪在太阳之半表里,用五苓散饮暖水,利水而散寒。故凡中风伤寒,热结在里,热伤气分,必烦渴饮水,治之有二法者此也。

十一、本散治泄泻与理中汤赤石脂禹余粮汤治泄泻辨

下利,服理中不止。理中者,理中气也,治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主之。不止者,是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则泄泻出于下焦也明矣。

附:上吐下泻之所属

胃气逆而上涌,则为呕吐。脾气逆而陷下,则为泄泻。故吐泻之病,脾胃为之司也。

十二、验舌参证宜本散

(一)白苔带灰黑舌兼黏腻浮滑者

此乃太阴在经之湿邪。是从雨雾中得之,宜解肌渗湿,五苓散加羌防之类。

(二)舌中白而外黄者

此邪入大肠也,必需五苓散以分水,水分则泻止矣。

(三)尖红根苔白厚

舌尖红是本色,白苔为表邪,白浮薄滑者。此表邪不解,而遏热不化。故恶寒身热头痛者,汗之,不恶寒,身热烦渴者,太阳表证也,宜五苓散两解之。

但若表证初起,往往不显于舌,苔白厚腻,则又为里热证也。

十三、本散兼治

(一)大便泻水,小便全无者

此病夏月居多,由暑邪怫郁扰乱正气,以致关门失职,津液不行于膀胱,而直趋大肠。五苓散功能散膀胱之气,故治之而愈。

(二)头晕咳嗽,呕吐腹胀,小便短者

病形虽现头晕、咳嗽、呕吐,总缘膀胱气化不运,水湿之气不得下降,气机必返于上,上干清道,故现以上病形。五苓散功专利水,水气下降,气机自顺,故病自愈。

(三)霍乱吐泻,思饮冷水者

此病上吐下泻,理应着重太阴,其所用五苓者,盖以吐泻之病,无小便也,又见渴而思水,正是太阳腑证提纲,故五苓为要药,其所以致吐泻者,皆由太阳气化失运中宫失职,此刻先治太阳,然后理中,庶为正治,亦经权之道也。

(四)湿伤脾阳腹膨胀者

(五)寒湿内盛之霍乱

王孟英曰:霍乱之寒湿内盛,水饮阻闭三焦者,虽外无风寒之表邪,未尝不可用也。

(六)瘦人脐下悸,吐涎沫,兼癫眩之水证

此乃散方,近人用作汤,往往鲜效。伤寒以此治太阳表里未清之证,所谓表里者,经与腑也,故此散为利膀胱水道之主方。

(七)水蓄之疝

(八)湿聚之肿

王孟英曰:气滞者加厚朴,气虚者加人参。

(九)小儿吐泻,发搐,有痰者

韶州医者刘从周,论小儿吐泻,发搐,觉有痰者,但服五苓散入生姜、半夏煎服,吐出痰,泻亦止,惊自退。

(十)湿泻久泻

如泻时水谷混下,小便少而大便多者,此湿泻也。有溏泻无度者,此久泻也。盖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主之。

十四、本散治表里俱见证之真谛

病人脉浮而大即是表证,当汗之。但其发热烦渴,小便赤涩,却当下。此是表里证俱见也,五苓散主之。

十五、本散口渴证与理中口渴证皆用温药之理由

五苓散口渴证宜用桂枝,理中汤口渴证宜用干姜,皆火不蒸水,津液不升故也,是谓寒燥。与治热燥之证,用濡润以滋津液者不同。

十六、本散禁用

(一)汗多胃燥者

《伤寒论》云:汗出多,胃中燥,不可用猪苓汤,复利其小便。夫利水诸方,惟猪苓为润剂尚不可用,其不欲饮水而小便不利者,则五苓散之当禁不待言矣。

(二)热霍乱

王孟英云:案仲圣于霍乱,分列热多寒多之治,皆为伤寒转为霍乱而设,故二“多”字最宜玩味。所云热多者,谓表热多于里热也。寒多者,里寒多于表热也。岂可以“热多”二字遂谓此散可治热霍乱哉?要言之,欲饮水,切勿误解热多为热证,而浪投此药也。

查《伤寒论》曰: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此霍乱之因伤寒而致者,故兼有头痛发热、身痛诸表证也。虽欲饮水,而表证未罢,故以五苓散为两解之方。乃后人颟顸或至误会,凡夏秋热霍乱之口渴者,辄用五苓,多致偾事。须知桂、术为渴家所忌,惟风寒之邪郁阻气机,致水液不行而渴,始可用以行气化水也。

专题:五苓散
来源:《伤寒论类方汇参》
上一章:五苓散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