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量
(一)仲景
白虎汤原方加人参三两
(二)洄溪
石膏五钱 知母钱半 粳米一撮 甘草五分 人参八分
二、定义
此大汗出后,无太阳表证,渴欲饮水。为制泻火生津止渴之清方也。
三、病状
(一)伤寒若吐若下后,前汗后,此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此四字为白虎对症。时时恶风,表邪未尽。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胃热已尽,不在经,不在腑,亦非若承气证之有实邪,因胃口津液枯竭,内火如焚欲饮水自救,故象如此,与邪热在腑者迥别。此汤主之。
(二)伤寒无大热,热在内。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此亦虚燥之症。微恶寒,谓虽恶寒而甚微,又周身不寒,寒独在背,知外邪已解,若大恶寒,则不得用此汤矣。此汤主之。
四、本汤脉症互见
(一)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无汗”二字,最为白虎所忌。其表不解者,恶寒。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不恶寒。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参汤,治汗吐下之后,邪已去而有留热在于阳明,又因胃液干枯,故用之以生津解热。若更虚羸,则为竹叶石膏汤证矣。
(二)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此汤主之。
烦渴不解,因汗多而胃液干枯,邪虽去而阳明之火独盛炽,故用此汤以生津止汗,熄火解烦。汗后诸变不同,总宜随症用药。
经曰:诸脉洪大,皆属于热。又曰:阴虚阳盛,脉多洪,夏日应时,惟洪与伏对勘,更为显著。盖浮之最著者为洪,其象似水面波翻浪涌,沉之至隐者为伏,其形似石,脚上迹遁踪潜。洪大兼见,是里热已炽矣。
五、药解
《内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膈消则渴,皆相火伤肺所致。可知其要在救肺,石膏能清三焦火热,功多于清肺退肺中之火,故用为君。知母亦就肺中泻心火,滋水之源。人参生津,益所伤之气而为臣。粳米、甘草补土以资金为佐也(赵良)。
六、煮服法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七、本汤禁用
(一)伤寒脉浮发热无汗者,不可与
按:无汗烦渴,表不解者,此麻杏甘石汤证,最为白虎所忌。
(二)表不解者不可与
伤寒之邪,传入阳明,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虽有燥渴,乃大青龙汤证,不可与白虎汤。要言之,白虎但能解热而不能解表,若稍带外感,有无汗、恶寒、身痛、头疼之表证,则慎不可与。
八、本汤与竹叶石膏汤用参之理由
二汤用人参,皆藉人参之力,领出在内之邪不使久留,乃得速愈为快。
九、本汤主治风淫热淫
大烦渴而脉洪大,主白虎加人参,正《内经》风淫热淫,治以甘寒之旨。惟香岩先生独窥其微,谓风温首先犯肺,先卫后气。治法初用辛凉,继以甘寒,超超元著,万古开群蒙也。
十、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十一、本证恶寒解
热入里则外恶寒,清里热则恶寒自解。然亦须详审有表无表,方为精密。况凡属汗出多之病,无不恶寒者,以其恶寒汗出,而误认为大顺散等热剂,则立危矣(徐洄溪)。
十二、本汤兼治
(一)再三汗下,热不退者。此汤加苍术一钱神效。
(二)暑火炽盛之霍乱兼元气已虚者(按:治霍乱,粳米宜用陈仓米)。
(三)太阳中热,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之暍。
(四)阳明合并之疟。太阳阳明之疟,热多寒少,口燥舌干,脉洪大者,虽不得汗,用之反汗而解。固无拘乎立夏前,与立秋后也。
又虚热参半之热证,用人参白虎汤可以奏功。
(五)唐容川曰:治噤口痢亦佳。
十三、验舌参证宜本汤者
(一)舌红极有紫斑及红斑,或遍身发斑者
章虚谷云:此阳毒入心也,宜白虎人参汤加犀、连。
(二)舌干且燥
谓视之无液也。然则温热之审舌苔以审津液,仲师已逼其倪矣。
十四、本证背微恶寒之释疑
吴鹤皋曰:背微恶寒者,但觉微寒而不甚也。既有烦躁,则白虎加参用可无疑,若背恶寒而不燥渴者,不可用也,王孟英谓以下条参之,必有汗,方可用也。
背为阳,背恶寒,口中和者,少阴病也,宜附子汤。今热未退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尚属太阳,然燥渴心烦为里热已炽,故与白虎汤解表邪清里热,加人参补气生津(《医方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