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量
(一)仲景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二)洄溪
大黄三钱 黄连钱半
二、定义
此热结痞硬。为制独任苦寒下泄之清方也。
三、本汤脉症互见
(一)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紧脉为阴,此所谓病发于阴,下之作痞是也。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并无胁下之水。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邪气甚高。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金鉴》谓“濡”字上当有“不”字。若按之濡乃虚痞也,补之不暇,岂有用大黄泻之之理乎?徐洄溪谓“濡”当作“硬”,亦切。
心下者,胃口之气,尺寸不浮,而关上独浮,此浮为胃实外见之征,不得责之浮为在表矣。
(二)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再误。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四、药解
泻心汤治痞,是攻补兼施,寒热并驰之剂。此则尽去温补,独任苦寒下泻者,盖以黄连苦燥,能解离宫之火,大黄荡涤,能除胃中之实耳。
五、煮服法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二味仅以麻沸汤渍须臾即绞,其味甚薄,乃可泄虚热,若久渍之,味厚,必下走肠胃,安能除虚热?故成无己曰: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也。
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邪,此又法之最奇者。要言之,只得其无形之气,不重其有形之味也。
麻沸汤即热汤,一名百沸汤,一名太和汤。味甘平无毒,主助阳气,通经络。凡治下焦之补剂,当多煎,以熟为主。而治上焦之泻剂,当不煎,以生为主。此治至高之热邪,故亦用生药(徐洄溪)。
六、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1.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此汤主之(见吐血类)。
查伤寒泻心汤,有大黄、黄连而无黄芩,《金匮》则较《伤寒》多黄芩一味。
2.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此条药剂与伤寒同,但彼用桂枝先解表,此用小青龙先治吐涎沫,而后治痞,乃用此汤,虽先时用药则异,而治痞不外此汤则同。
本方病理,注重“先”字。
七、验舌参证宜本汤者
(一)舌苔黄腻,兼邪传心包,神昏谵语者
此属气分湿热,内蒙包络,故宜泻心汤,或小陷胸汤,或用杏仁、白芥子、姜汁、炒黄连、盐木通、连翘、滑石、芦根、淡竹叶、楼皮之属,辛温以通之,咸苦以降之,清淡以泄之。
(二)舌现粉白干燥者,宜泻心汤,或硝黄下之
此即舌厚腻如积粉者,为粉色舌苔。
八、本汤治火亢吐血实证
止血独取阳明,阳明之气,下行为顺,逆上由于气实,方名泻心,实则泻胃。胃气下泄,则心火有消导,而胃气之热气,亦不至上壅,斯气顺而血不逆矣。方中大黄既是气药,亦是血药,且推陈致新,降气即以降血,损阳和阴,妙全在此。故吐血属实证者,投之立效。
叶天士曰:凡吐血成盘碗者,服大黄黄连泻心汤,最效。
九、本证之便软与大承气汤之便硬辨
哕之一字,皆因由失下而生。故便软者惟宜泻心汤,便硬则宜大承气汤(王海藏)。
十、本汤不用枳朴之理由
成氏谓本汤专导虚热。所谓虚热者,对燥屎而言也。盖邪热入里,与糟粕相结则为实热,不与糟粕相结则为虚热,非阴虚阳虚之谓。本汤不用枳朴者,盖以泄虚热,非以荡实热也。
十一、本汤兼治牙根烂
牙根烂,非胃火也。因肾水不足,大肠膀胱之火横行,而与心火合炽者,须泻心汤加减主之(《慎斋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