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量
(一)仲景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各二十个,熬 大黄三两,酒洗 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二)洄溪
水蛭三十个,炙透 虻虫五十个,炙 大黄三两 桃仁三两
二、定义
此蓄血结于少腹,满而不硬,热而不狂。变汤为丸,以峻剂为缓剂之下血法也。
热虽盛而未狂,少腹满未硬,则因小其制,为丸以缓治之。
三、病状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热而少腹满,又小便利,必兼三者,乃为血证谛也。不可余药,谓此证须缓下其血,用丸使之缓下。
季云按:脐下为小腹,小腹两旁为少腹。小腹者,少阴水脏,膀胱水腑之所属也。少腹者,厥阴脉经,胞中血海之所属也。
四、脉象
脉涩。
涩脉最不易诊,惟滑与涩形状对面看来便见。盖滑脉往来流利,而涩脉往来艰难。简言之,血不流通,故往来艰滞。
五、药解
取水陆之善取血者,佐桃仁、大黄,而丸以缓之,使膀胱之蓄血,无不潜消默夺矣。
六、捣煮法
上四味,捣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更服。
释义:晬,一周时也。
本方变汤为丸,名虽丸也,而犹煮汤焉。汤者,荡也。丸者,缓也。然汤虽变丸,而独不离乎汤,盖取欲缓不缓,不荡而荡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