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方剂 »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左季云
左季云

一、用量

(一)仲景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炙 桂枝二两,去皮 芒硝二两

(二)洄溪

桃仁三钱 大黄钱半 甘草六分 桂枝六分 芒硝钱半

二、定义

此治热结膀胱,小腹急结,阴血蓄而不行。为制下热行血,轻表重里之温清方也。此汤重在治表攻里。

三、病状

(一)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太阳之邪,由经入腑。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膀胱多气多血,热甚而血凝上干心包,故神昏而如狂,血得热而行,故能自下,则邪从血出,与阳明之下燥屎同。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外不解而攻之,外解则邪反陷入矣。当先解外,宜桂枝汤,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小腹急结,是蓄血现症。

按:“宜桂枝汤”四字,从《金匮》增入。

小腹者,膀胱所居也。外邻冲脉,内邻于肝,冲任之血,会于少腹,热极则血不下而反结,故急病自外矣。

夏月热久入血,最多蓄血一证,谵语昏狂,看法以小便清长,大便必黑为是(见《叶天士幼科》)。

(二)伤寒小便利,大便黑,漱水不欲咽,口燥,下焦瘀血也。

此汤治热邪传里,热蓄膀胱,其人如狂,小便自利,大便黑,小腹满痛,身面目黄,谵语燥渴,为蓄血证,脉沉有力。

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大便黑者,瘀血积之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气不病也。上焦主阳,下焦主阴,阴邪居上焦者,名曰重阳,重阳则狂。今瘀热客于下焦,下焦不行,则上干清阳之分,而天君弗宁矣,故其症如狂。

四、脉象

脉浮涩。

五、药解

桃仁润物也,能润肠滑血。大黄行血也,能推陈而致新。芒硝咸物也,能软坚而润燥。甘草平剂也,能调胃而和中。桂枝辛物也,能利血而行滞。又曰血寒则止,血热则行,桂枝之辛热,和以桃仁、芒硝、大黄则入血而助下行之性矣,斯其制方之意也。

六、煮服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令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服五合,取微利,则仅通大便,不必定下血也,亦见不欲大下意。

七、本汤兼治

(一)凡血结胸中,手不可近,或中焦蓄血,寒热胸满,漱水不欲咽,喜忘昏迷者。

(二)凡女子月事不调,先经作痛,与经闭不行者,最佳。

(三)过啖炙煿辛热等物,血出紫黑作块者,此上焦壅热,胸腹满痛,此釜底抽薪法也(齐有堂)。

八、本汤治瘀血与抵当汤治瘀血辨

二汤同为蓄血之证,但抵当汤治瘀血喜忘,大便反易,其色必黑,非水蛭、虻虫,不能化瘀逐蓄。本汤治小腹急结,由经入腑,非桂枝、甘草无以解表清热。

专题:桃核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类方汇参》
上一章:桃核承气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