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量
(一)仲景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二)洄溪
大黄三钱 炙草钱半 芒硝半升
二、定义
此两阳合病,邪热实里。为制苦寒咸寒,而存津液之调停和剂之清方也。
三、病状
(一)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未经吐下而心烦,中气实也。可与调胃承气汤。
吐后心烦,谓之内烦。下后心烦,谓之虚烦。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则是胃有郁热也,下其郁热自愈。
本汤揭出心烦,以见胃络通于心,而调胃承气,是注意在治胃燥,去胃热也。
(二)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头不痛,项不强,不恶寒,反恶热。蒸蒸发热者,属胃也,外邪已解,内热未清。此汤主之。
此言里热不同于表热也。表热之热曰翕翕。里热之热曰蒸蒸。热蒸于内,已在汗后,非发汗所能解矣,故宜调其胃。
(三)伤寒吐后,腹胀满者,已吐而胃中仍满,则非上越所能愈,复当下行矣。与调胃承气汤。
去邪已尽,胃中壅热故也。
(四)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此必发汗后无他症,但现微寒微热者,故止作虚实观,否则,安知非更有余邪将复变他症耶。
不恶寒乃外邪已尽,方可下,此仲景之要法。
(五)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以上皆类少阳证。先其时自极吐下者,邪气乘虚陷入。与调胃承气汤。以涤胃邪。若不尔者,不可与。未经吐下,则邪在半表半里,不得用下法。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此段疑有误字。
四、本汤脉症互见
(一)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阴阳错杂之症,多方以救之,必有余邪在胃,故少与以和之,余详杂方条。
谵语,是胃热所发,调胃承气,下其热而谵语自止,少与者,即调之之法。
(二)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脉法无停字,疑似沉滞不起,即下微字之义,寸为阳,尺为阴。先振栗汗出乃解。阴阳争而复和。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当发其阳。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当和其阴。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按:此“微”字,即上“停”字之意,与微弱不同,微弱则不当复汗下也。
(三)伤寒十三日不解,二候。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即大小承气之类。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此言下后之症。以丸药下之,非其法也。下非误,误下之法误。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知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当下,而下非其法,余邪未尽,仍宜更下。
五、药解
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君大黄之苦寒,臣芒硝之咸寒,二味并举,攻热泻火之力备矣。更佐甘草之缓,调停于大黄、芒硝之间,胃调则诸气皆顺,故亦以承气名之。
六、煮服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大黄、甘草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少少服之,是不取势之锐,而欲其味之留中,以润濡胃腑而存津液也。
七、本汤与大承气解热辨
芒硝善解结热之邪,大承气用之,解已结之热邪。此汤用之,解将结之热邪。其能调胃,则全赖甘草也(徐洄溪)。
八、阳明病心烦可下与阳明病心下硬满不可下之疑义
心下,正胸膈之间而兼太阳,故硬满为太阳阳明之候,不可攻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至于心烦一证,乃津液内耗,大率当调其胃,然尚有重伤津液之虑,若不由吐下所致,是津液未亏,反见心烦者,其为邪热灼胃,审矣,当用调胃承气,夫复何疑。然曰可,亦是少少和胃,以安津液之法,非下法也。
九、本汤诊脉定燥屎
凡右关尺迟缓有力者,即知有燥屎也,承气加减用之。
十、本汤验舌参证
(一)白苔黑点舌
全舌白苔中见黑点者,此少阳阳明证也。有表者,凉膈散合小柴胡。里证已具,谓胃承气汤。身有斑者,从斑治,用化斑汤。
附:凉膈散
连翘、焦栀、桃仁、大黄、甘草、朴硝、条芩、竹叶、薄荷、白蜜。
(二)舌苔白燥而厚者
(三)中间一路,舌质润,苔黑燥,两边黄者
(四)舌苔焦黄,土燥火炎,津液告竭者
黄苔者,里证也。伤寒初病无此舌,邪传少阳,亦无此舌,直至阳明腑实,胃中火盛,故邪遏胃虚,土气洋溢,乃见此舌。
(五)黄尖舌者
舌尖黄苔,此热邪传入胃腑,而元阴素亏也。调胃承气加人参、生地。如脉浮恶寒,表证未解,则宜大柴胡汤和解之。
十一、本汤不用气药之理由
此方专为燥屎而设,故芒硝分两多于大承气,因病不在气分,故不用气药。前辈见条中无燥屎字,便云未燥坚者用之,是未之审耳。
十二、本汤兼治休息痢
唐容川曰:休息痢者,谓逾时逾年而又复发,即已休止,而又复生息也。此瘀热伏于油膜隐匿之地,仲景立承气汤下之。
十三、本汤与大小承气立名之意义
三承气之立名,而曰大者,制大其服,欲急下其邪也。小者,制小其服,欲缓下其邪也。曰调胃者,则有调胃承顺胃气之义,非若大小承气专取攻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