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量
(一)仲景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 牡蛎熬 甘草各二两,炙 黄芩三两 栝楼根四两
(二)洄溪
柴胡八分 黄芩钱半 桂枝八分 栝楼三钱 干姜八分 甘草五分 牡蛎三钱
二、定义
此汗下后,胃虚邪陷,热郁于半表半里,无阳明症状。为制解表里而复津液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一误再误。胸胁满用牡蛎。微结,小便不利,渴,以上皆少阳证,渴故用栝楼。而不呕,故去半夏、生姜。但头汗出,阳气上逆用牡蛎。往来寒热,用柴芩。心下烦者,黄芩、牡蛎。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若邪陷入阳明之表,则必作结胸痞硬,协热下利等证。今邪陷入少阳之里,故令胸胁满微结也。小便不利,渴而不呕者,非停水之故,乃汗下损其津液也。论中有身无汗,独头汗出,发热不恶寒,心烦者,乃阳明之表热郁而不得外越之头汗也。今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无阳明证,知为少阳表热,郁而不和,上蒸之头汗也。此为少阳表里未解之证。故用本汤以专解半表之邪兼散半里之结也。
头汗解:头为诸阳之首,阳气不得降,故但头汗出,半表半里之寒邪未解,是上、下二焦之邪热已甚,故往来寒热,心烦耳。易言之,伤寒头汗出,乃阳郁于表,非阳虚于上也。又张寿颐云:头乃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于头,会于巅顶。故头汗出者,无非阳盛于上也。季云每治小儿头汗出,用白虎汤加味,其效如神。
如治司徒弟弟,年五岁,头汗出,夜枕皆湿。用:
生石膏二钱,肥知母一钱,炙草一钱,粳米五钱,淡竹叶一钱,乌梅二枚,鲜白茅根三钱,鲜竹茹三钱,茵陈蒿二钱。服二剂头汗全止。即遵阳盛于上而兼血热治之之效也。
四、脉象
脉数紧细。
紧与散对,乃得紧之真象。紧如转索,散似飞花,紧散相反,形容如生。易言之,紧即聚之极也。其象左右弹人手指,而妖娇刚劲之状可掬。本证因寒水闭塞故现紧,因火郁于内故现数,因发汗伤阴故现细。
五、药解
少阳表里未解,故以柴胡桂枝合剂而主之,即小柴胡汤之变法也。去人参者,因其正气不虚。减半夏者,以其不呕恐助燥也。加栝楼根者,以其止渴兼生津液也。倍柴胡加桂枝,以主少阳之表。加牡蛎,以软少阳之结。干姜佐桂枝,以散往来之寒。黄芩佐柴胡,以除往来之热,且可制干姜,不益心烦。诸药寒温不一,故和则必需甘草焉。
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分解如下:
(一)初服微烦,药力未及,复服汗出即愈者,可知此证非汗出不解也。
(二)初服烦即微者,是黄芩、栝楼之效。继服汗出周身而愈者,是又姜、桂之功也。
(三)邪气已深,一时不能即出,如蒸蒸而振,发热汗出而解之类。
七、本汤与《外台秘要》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
(二)《外台秘要》原文
治疟病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此方条文虽异,而药味分两煮服法皆同,可见一方不仅治一病也。
八、本汤与五苓散之同意
已发汗则阳气外泄矣。又复下之,则阳气下陷,水饮内动,逆于胸膈,故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水结则津不升,故渴。所谓与五苓散同一意者以此。
九、本证微结与阳微结之异点
阳微结,系对纯阴结而言,是指大便硬结实在胃。此微结,系对大结胸而言,是指心下痞,此异点也。其病在胸胁,与心下硬、心下支结同义,是又异中见同也(柯韵伯)。
十、本汤与小柴胡汤之同义
阳遏于外,不能四散,但能上冒为头汗出,而通身阳气,欲出不能,则往来寒热,所谓与小柴胡证同一义者以此(唐容川)。
十一、本证头汗出与遍身汗出辨
邪热内蓄,蒸发腠理,遍身汗出者,谓之热越。若身无汗,则热不得越,热蒸于阳,故但头汗出也。要言之,头者,诸阳之会也。邪传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
十二、本汤治疟之神效
《金匮》以此汤治疟,寒多微有热及但寒不热者,一剂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