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方剂 » 麻黄附子甘…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解

冉雪峰
冉雪峰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此方出《伤寒论》“少阴篇”,主治条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此汤主之。”

查少阴病本不当发汗,而仍从麻黄汤之例,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者,系着眼在“得之二三日”,“无里证”数字。盖二三日为日尚浅,少阴寒化、热化之证均未构成,病未离表,尚在太阳,少阴不可发汗,而太阳不能不发汗,故加附子以鼓荡足少阴之真阳,疗其二三日,即显少阴证之越传。

附子促助麻黄原动力,俾由太阳陷入少阴者,仍由少阴出之太阳,此与麻黄汤之桂枝同义。但彼则宣中焦之营气,此则启下焦之生气,直接从太阳标本中见,体会而出。于麻黄汤之常例外,开一变例;于少阴病不可发汗外,开一微发汗特例。

本方系由麻黄汤化出,桂枝原可助附子温暖水脏,而必去之者,盖桂枝温散易走,附子温摄能固,虽是太阳微发汗之方,仍是少阴不发汗之旨。原书上文尚有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制略同,亦用细辛,不用桂枝。细辛温通,桂枝温宣,温通则承接于内,温宣则鼓荡于外,颇有分寸。学者须潜心玩索,深领其旨趣。

专题:麻黄附子甘草汤
来源:《冉雪峰八法效方》
上一章:左季云·麻黄附子甘草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