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量
(一)仲景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二)洄溪
麻黄一钱去节 桂枝一钱 杏仁二钱去皮 甘草五分
二、定义
此风寒表邪,犯及皮毛肌肉筋节,内壅为喘。为制开表逐邪发汗之温方峻剂也。
季按:此正伤寒治法。原麻黄汤为表剂之发汗第一方,是初病时元气未衰之猛剂也。
三、病状
(一)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二)太阳与阳明合病,阳明之病象甚多,如身热、不恶寒、口苦、鼻干之类,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也。太阳病即上文所指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病俱在上焦。“宜麻黄汤主之”。
喘而胸满,此麻黄证之太阳合阳明也。
四、本汤脉症合参
(一)太阳病,十日以去,过经。脉浮细,邪已退。而嗜卧者,正渐复。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胸满胁疼,病延日久,邪留少阳,故与此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若果邪在少阳,脉必带弦,今但浮,则尚在太阳矣。故亦用麻黄汤。此亦从脉不从症之法。
(二)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此乃太阳伤寒的证,经云:诸紧为寒。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表证即上文数端。此当发其汗,宜麻黄汤。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阳郁而不能外达。剧者必衄,衄乃解。经云: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风郁故为热,寒郁亦为热,《内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麻黄汤主之。
此言未衄之前,可用麻黄,非衄后更用麻黄也。
《伤寒指掌》云:此乃古人倒笔法,是申明致衄之由于失表,非谓衄后服麻黄也,与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义同。观下文衄家不可发汗之义可知矣。
(三)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此脉浮必带紧。
(四)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数为阳气欲出。
(五)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前项衄后而解,则不必复用麻黄。衄后尚未解,则仍用此汤。
附:衄血忌汗与衄血宜麻黄汤辨
或问仲景云:鼻衄者不可发汗,复言脉浮紧者,当以麻黄汤发之,衄血自止,所说不同,其故何也?愿闻其详。罗谦甫曰:此议论正与疮家概同。人身血之与汗,异名而同类,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今衄血妄行,为热所迫,更发其汗,反助邪热,重竭津液,必变凶证,故不可汗。若脉浮则为在表,脉紧则为寒,寒邪郁遏,阳不得伸,热伏营中,迫血妄行,上出于鼻,则当麻黄汤散其寒邪,使阳气得舒,其衄自止,又何疑焉。
(六)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阳明本脉大自汗,今乃脉浮无汗而喘,则为麻黄汤证矣。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五、药解
用甘草以助胃气,使外达肌肉。即皮内肥肉。用杏仁利肺气,使不内壅而出皮毛。用桂枝从肝之血分,外达筋节,筋与瘦肉为一体。宣之使出。麻黄直走皮毛,使各药内托之性,透毛窍而为汗,则邪不能留,是但发其表,而由内及外,层层清澈矣。(唐容川)
附:杏仁治风寒不宜去皮尖
杏仁润肺利气,宜汤浸去皮尖,麸炒黄。若治风寒,则宜连皮尖生用,取其发散也。今人概去皮尖,殆未达此意耳。
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将息法。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者,以其易发汗也。且恐其逼留麻黄之性,发汗太过也。余如桂枝将息者,即禁食生、冷、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也。先煮麻黄去沫,然后加余药同煎,此主药当先煎之法也。又张寿甫云:麻黄发汗力甚猛,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
七、本汤禁与
凡脉现浮弱,汗自出,或尺脉微迟者,是桂枝汤所主,非本汤所宜也。
八、本汤兼治
(一)柯韵伯云:予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三气成痹等证,用此辄效,非伤寒一症所拘也。
(二)痘初出而忽现壮热无汗者。
盖痘之初出,全借太阳一点真气鼓动运毒外出,今壮热而痘忽现,是因其感受外寒闭束气机,抑郁生热。麻黄汤能开腠理,祛寒外出,邪去则正安,痘自外出,而人自平安。若壮热太盛,烦躁饮冷者,又可于方内加石膏。
(三)肩背沉重,觉内冷者。
盖肩背之沉重,寒之滞也。寒滞于内,故觉内冷,麻黄汤轻清属阳,力能祛寒外出,肩背正属太阳所主,故可治之愈。
(四)两足弯,发起红块,痛甚。
脚弯地面,两太阳经循行之道,全为寒邪闭束,阻其气机,遏郁而起红块痛甚,麻黄汤力能散太阳之寒,故可治之愈。
九、本汤之量加
《活人书》云:夏至后用麻黄汤,量加知母、石膏、黄苓。盖麻黄性热,恐有发黄出斑之虑。呕者加半夏、生姜一服之。
十、本证恶风与桂枝证恶寒辨
仲景言伤寒恶寒,伤风恶风,言其常也。桂枝治伤风,麻黄治伤寒,一定理也。今桂枝汤下,反言恶寒,麻黄汤下,反言恶风,言其变也。然恶寒者必恶风,恶风者未必不恶寒也。是故守常者,众人之见,知变者,智者之事,知常而不知变,奚以为医。
十一、服本汤汗出不透
汗出不透者,谓邪气留连于皮毛骨肉之间。盖又有麻、桂合半,与桂枝二麻黄一之妙用。
十二、服本汤汗出不解
汗出不解者,宜以桂枝汤代之,汗多,又以温粉扑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