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张卿子伤寒…

黄连汤方第六十八

张遂辰
张遂辰

黄连(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干姜(味辛热) 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两)

人参(二两味甘温)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味辛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升阴。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益胃。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伤寒与中风家。至七八日再经之时。则邪气多在里。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数多。

复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风湿相搏也。烦者风也。身疼不能自转侧者湿也。经曰。

风则浮虚。脉经曰。脉来涩者。为病寒湿也。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中风湿。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

专题:张卿子伤寒论
来源:《张卿子伤寒论》
上一章:伤寒例第三
下一章:桂枝附子汤方第六十九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