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中医古籍 » 伤寒论 » 伤寒折中

五苓散方

欧阳履钦
欧阳履钦

(歌括从今量)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八铢半。一名光泻)  茯苓(十八铢)  桂(半两,去皮)  白术(十八铢)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茯猪白术各三钱,二桂五光不用煎,暖水频吞汗出愈,丙辛化水拟温泉。)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前节脉浮治节不行,肺气不布津于上下也。此兼数脉,数则为热,热性上行,故见上焦烦渴之证。虽无小便不利,其在发汗后,热传于肺,肺气不布津则一也。五苓散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汗出,阳随汗泄于外,不能内行其津液,则水阻于中,不能上升故渴。法用五苓化气,化水以升津液,汗出不渴,阳随汗泄于外,而水盛于中,故不渴。法用甘草制于中,生姜宜于外,茯苓以渗为敛,则阳气内返,桂枝以辛而散,则水气周行,故汗可止也。观此方又治厥而心下悸,可以知矣。二方同为治水,一则水阻于中,宜布散宣化;一则水盛于中,宜疏利堤防,故苓、桂同,而余药不同也。)

专题:伤寒折中
来源:《伤寒折中》
上一章:桂枝加葛根汤方
下一章:茯苓甘草汤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