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条文 » 44.太阳病…

伤寒论第44条

恽铁樵
恽铁樵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成本、《玉函》 “未解”后有“者”字,“汤”后有“主之”二字,无“欲”字。

钱璜云:太阳中风,其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自汗等表证未除,理宜汗解,慎不可下。下之则于理为不顺,于法为逆,逆则变生,而邪气乘虚内陷,结胸痞硬,下利喘汗,脉促胸满等证作矣,故必先解外邪。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无他法也。

《医宗金鉴》云:凡表证,无论已汗未汗,虽有可下之证,而非在急下之例者,均不可下。

王肯堂云:但有一毫头痛恶寒,即为表证未解也。

张璐云:下之为逆,不独指变结胸等证而言,即三阴坏病多由误下所致也。

柯韵伯云:外证初起,有麻黄、桂枝之分。如当解未解时,惟桂枝汤可用,故桂枝汤为伤风杂病解外之总方。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主之也。即阳明病脉迟,汗出多者宜之,太阳病脉浮者亦宜之,则知诸经外证之虚者,咸得同太阳未解之治法。又可见桂枝汤不专为太阳用矣。

铁樵按:如《金鉴》《准绳》两说,即伤寒“下不厌迟”说之所由来,其实太笼统。愚意治病以证为主,有表证不得误用下药,有里证亦不得误用表药。阳明腑证,神昏谵语,因有燥矢,矢之所以燥,即因热甚而无津液之故。凡见燥矢者多手足汗出,故手足汗出亦为下证之一。当此之时,宁得惩羹吹荠,惮于攻下乎?本论有麻黄与桂枝同用、与石膏同用、与附子同用,有桂枝与黄芩同用,葛根与芩连同用,柴胡与枳实同用。河间知其意,因创双解散,麻黄、桂枝、大黄、芒硝同用;陶节庵知其意,因有大柴胡加芒硝之制、大承气加人参之制,则庶几不愧为通人手笔也。否则,泥于表证未罢不得攻下,然病情万变,有表证确未罢而攻下,则不可缓,不且穷于应付耶?昧者因创为温病下不厌早之说,彼又恶知温病是广义的伤寒之一,亦是自外而入之病,亦复自有其表证。果可以下不厌早而不偾事乎?至于叶天士、吴鞠通辈,乃并不敢用下药,更不敢用表药,惟乞灵于甘凉,遂造成今日晦盲否塞之局,皆未能读书而已。叶氏以江湖欺人,享盛名垂二百年,假使果报之说而信,恐其魂灵至今犹在地狱中耳。

上一章:陈修园·伤寒论第44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