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经方 » 伤寒总论

伤寒三阳三阴的八纲辨证

万友生
万友生

《伤寒论》六经病篇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其中并以阴阳为辨证总纲。如太阳病篇指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本条不冠以“太阳病”,而冠以“病有”二字,可见是泛指六经病而言。柯韵伯《伤寒论注》列此条于“伤寒总论”之首作为总纲固然是对的,但他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来解释“发于阳”和“发于阴”,则是不够妥当的。我认为本条所谓“发于阳”和“发于阴”之阴阳,是概括六经之三阴三阳而言。所谓“发于阳”,即发于三阳,由于寒邪侵犯三阳,体内阳气亢进,正气抗邪有力,正阳亢进则发热,寒邪收引则恶寒,故“发热恶寒”。属于太阳的多见头项背腰强痛,属于阳明的多见头额眉心连目眶胀痛,属于少阳的多见头角掣痛、昏眩胸胁苦满。所谓“发于阴”,即发于三阴,由于寒邪侵犯三阴,体内阳气衰退,正气抗邪无力,正阳衰退则无热,寒邪收引则恶寒,故“无热恶寒”。属于太阴的多见腹满时痛、吐利不渴、食不下,属于少阴的多见脉微细、但欲寐,属于厥阴的多见寒厥昏痉或少腹痛引入阴筋或巅顶头痛。柯氏把本条和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相提并论,认为“已发热”就是发热恶寒的发于阳,“未发热”就是无热恶寒的发于阴。前者尚是,后者则非。因为“未发热”的“未”字和“无热”的“无”字是不能等同的。太阳伤寒发热的或“已”或“未”,是迟早的问题,终久必发热(由于正阳亢进之故);三阴伤寒的“无热”,则是始终不发热(由于正阳衰退之故)。柯氏不仅认为3条“未发热”是太阳病发于阴,而且认为188条“不发热而恶寒者”是阳明病发于阴,266条“伤寒,脉弦细”是少阳病发于阴,并强调指出“发阴,指阳证之阴,非指直中于阴”,这就未免求深反晦了。至其所谓“三阴之反发热者,便是发于阳”,则恰自证其前言之非,因为这正能说明伤寒直中三阴本来是无热的;若三阴伤寒而反见发热,如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则是因为寒中少阴而又外伤太阳之故,由于寒邪直中少阴,故脉沉,由于寒邪外伤太阳,故发热。这里还可以与太阳病篇94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对照。太阳伤寒,本来是脉浮的,若反见脉沉,则是因为寒邪外伤太阳而又内中少阴之故。由于寒伤太阳,故发热头身痛;由于寒中少阴,故脉沉。这两条都属变法,显然不应与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的常法相提并论。如果常变不分,那就概念不清了。我们只应在正确理解发热恶寒者发于三阳和无热恶寒者发于三阴的常法的同时,注意到也有发热恶寒者发于三阴(如301条)和无(未)热恶寒者发于三阳(如3条)的变法,而不应把它们混淆起来。这就是伤寒六经辨证的阴阳总纲。而在这阴阳总纲下的六经辨证中又无处不体现着表里寒热虚实。总的看来,六经中的三阳病,多见表、热、实证,但也有里、寒、虚证;六经中的三阴病,多见里、寒、虚证,但也有表、热、实证。例如:

太阳病虽以恶寒发热、头项背腰强痛、脉浮不渴等表寒证为主,其中并分无汗脉紧者属表寒实证和汗出脉缓者属表寒虚证;但又有“发热而渴不恶寒”(6)的表热证和少腹满、小便不利(130)的里寒蓄水证以及少腹硬满、小便自利(128)的里热蓄血证。

阳明病虽以但热不寒“五大一黄”或“痞满燥实坚”等里热实证为主,但又有津气空虚而脉芤(248)和“津液内竭”(235)以及“其脾为约”(249)而大便硬的里热虚证,还有“食谷欲呕”(245)的里寒虚证。

少阳病虽以往来寒热、胸胁满痛痞硬、喜呕、不欲饮食、口苦目眩、耳聋等半表半里寒热虚实错杂证为主,但又常兼太阳而伴有表寒虚证(151)或兼阳明而伴有里热实证(106)。

三阴病虽以但寒不热的里寒虚证为主,其中并分:腹满时痛、吐利不渴、食不下的属太阴里寒虚证,脉微细、但欲寐的属少阴里寒虚证,巅顶头痛或少腹痛引入阴筋或寒厥昏痉的属厥阴里寒虚证;但又有里虚兼表证,还有热化里实证和热化里虚证。

在六经病中,还有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的合病和并病,如表寒里热实证(38)、表里俱热实证(34)、表里俱寒虚证(168)、表实里虚寒证(301)、表虚里实热证(279)等。

此外,还有表里寒热虚实的疑似证(56)和真假证(11),如果稍有疏忽,必致误诊误治。

专题:伤寒总论
来源:《伤寒知要》
上一章:伤寒三阳三阴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
下一章:伤寒三阳三阴的八法论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