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
伤寒论检阅
专题研究
条文
方剂
中药
病证
医案
中医古籍
伤寒论类
金匮要略类
经方论道
经方医论集
杏林昔拾 » 专题研究 » 中药 » 石斛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小昔
小昔

石斛Shíhú(《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chrysotoxumLindl.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湖北。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和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本品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韧者为佳。切段,生用或鲜用。

【药性】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应用】

1.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本品甘而微寒,入胃经,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治疗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者,常与天花粉、鲜或生地黄、麦冬等药同用;治胃热阴虚之胃脘隐痛或灼痛,食少干呕,可单用煎汤代茶饮,或配伍麦冬、竹茹、白芍等;治病后阴虚津亏,虚热不退,可与地骨皮、黄柏、麦冬等配伍,如石斛汤(《圣济总录》)。

2.肾阴亏虚、目暗不明、筋骨痿软,阴虚火旺、骨蒸劳热。本品又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用于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及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证。治疗肾阴亏虚,目暗不明者,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治疗肾阴亏虚,筋骨痿软者,常配伍熟地黄、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若阴虚火旺,骨蒸劳热者,宜配伍枸杞子、黄柏、胡黄连等滋肾阴、退虚热之品。

【用法用量】煎服,6~12g;鲜品15~30g。

【使用注意】本品能敛邪,故温热病不宜早用;又能助湿,若湿温热尚未化燥伤津者忌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金钗石斛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石斛碱,石斛酮碱,石斛酚等;鼓槌石斛主要含菲类成分:鼓槌菲,毛兰菲等;联苄类成分:毛兰素、鼓槌联苄等;流苏石斛主要含菲类成分:流苏菲、毛兰菲等。《中国药典》规定金钗石斛含石斛碱(C16H25NO2)不得少于0.40%,鼓槌石斛含毛兰素(C18H22O5)不得少于0.030%。

2.药理作用。石斛水煎液能促进胃酸的分泌和胃蛋白酶排出量,石斛可兴奋肠管,调节胃肠功能;石斛水煎液能降低白内障晶状体的浑浊度,金钗石斛总生物碱能逆转白内障晶状体浑浊度,通过下调iNOS基因的表达,抑制NOS的活性,减少NO的产生,从而减轻氧化损伤作用。金钗石斛多糖具有直接促进淋巴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鼓槌石斛和金钗石斛中的多种成分对肿瘤有抑制作用;金钗石斛的醇提物有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本品还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

附药:铁皮石斛

本品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的干燥茎。性味甘,微寒;归胃、肾经。功能益胃生津,滋阴清热。适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煎服,6~12g。本品能敛邪,故温热病不宜早用;又能助湿,若湿温热尚未化燥伤津者忌服。

专题:石斛
来源:《中药学》
目录